实实在在包子摊主变身海鲜大鳄
本篇文章4317字,读完约11分钟
编者按:在这间神秘的小屋里,主人张军天天琢磨着,短短一个月时间,竟然将8万元变成了一百万元,就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。
张军:“一下子的话,自己才带几万块钱过来,开张不到一个月,怎么会马上差不多变成百万富翁了。”
这个从八万变百万的事发生在1996年。当年的8月,在老家做生意失败的张军孤身一人从肇庆来到广州城,找到了当时在广州做服装生意的哥哥。
哥哥张宪:“我说倒不如这样吧,以前老爹做的菜挺好的呀,不如拿出一两道菜出来试试,后来就提醒了他。”
哥哥的提醒让张军想起了父亲以前做过的羊肉煲,从小吃到大,张军就觉得那味道不同于一般的羊肉味道,没准这东西能卖出一点钱,他决定在广州卖羊肉煲试一试。
张军:“当时首先资金不足,带着几万块钱,然后就走遍了广州的大街小巷。”
哥哥张宪:“那个时候找场地真是费劲啊,在广州一有报纸登就跑,一天找七、八家谈,谈来谈去,一开口就是顶手费,就是十几万。”
顶手费就是除了租金以外的一种费用,也被称作转让费。在繁华地段一个50到100平米的小场地,顶手费至少需要六万元,而对于全部家当只有8万元的张军来说,显然太贵。
哥哥张宪:“在《羊城晚报》专门有一个版面,我就看,生意人网www.SHengyiren.com学做生意他看了就问这是什么地方啊,人家不要顶手费,就有900多平米。”
张军:“这里以前是政府的饭堂,它就不收顶手费,而且还有一些台、凳啊,在这里可以节约一些钱。”
这个900多平方米的地方不需顶手费,租金又很便宜,但由于处于背街处,人气很差,不是做生意的理想地盘,很多人就放弃了。资金短缺的张军,很快就租下了这个场地。
张军:8万多呢,要2.2万一个月租金,要交一个月的租金,然后还要押两个月的押金,这就去掉了我6.6万了,当时只剩下1万多,就随随便便买了两个锅,买几个碗,这样就开张了。”
1996年10月,张军仓促筹备后,他的羊肉煲店终于营业了。很快他却发现了关系小店生存的大难题。
张军:“广州人呢,什么都吃,他就是不吃这个羊肉,因为这个膻味很重,他们很抗拒。”
好在以前父亲给家人做羊肉时,通过当归、玉竹等中药材,再加上一些按比例调制的特殊配料,去除了羊肉膻味,吃了还不上火。
哥哥张宪:“我父亲留下来的,我们两个人分的,完全可以去掉这个膻味,而这个汤的口感也很好。”
去除了膻味的羊肉,能不能打动不吃羊肉的广州人,张军自己心里倒还真是没什么底。直到一星期后,广州日报一个老记者的到来彻底坚定了他做羊肉煲的信念。我们几经周折,终于找到了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。
老顾客朱志堂:“一是没有膻味,二是炮制得比较清甜,很适合我们广州人的口味。特别是我太太啊,她20年都没有吃过羊肉。这里的羊肉改变了她20年不吃羊肉的习惯。”
张军:“我觉得既然可以改变她20年不吃羊肉的习惯,也可以改变全广州人对羊肉的那种抗拒心态。”
顾客:“我就是广州本地人,从小都不吃羊肉的,就有朋友介绍我到这里来吃羊肉,我吃过后觉得这里的羊肉香40岁的张永舵具有典型山东汉子的爽直。已经成为鲁菜海鲜大鳄的他不善言辞,每说几句话就习惯性地低下头抽烟;在描述20年来白手起家的漫漫历程时,他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带有修饰性的字眼;谈起所谓“鲁菜新盟主”光环,他轻描淡写带过。对于张永舵这个从农村走出来,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男人,实实在在做事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格言。
知识改变农村娃命运
1968年,张永舵出生在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皂南台村一个普通庄户人家。1984年高中毕业后,他到威海一家毛纺厂做临时工,尽管工作很认真,他还是很快就从精整车间被调到填料车间装原毛。“领导说农村来的孩子就适合做这种活,我当时就觉得知识才能改变命运,一定要出去学习。”张永舵感慨地说。一年后,他迈出了人生的关健一步——自费到威海电大学习。
当张永舵再度回到校园拿起书本,却有了一种和读中学、小学时截然不同的感受。“那时才真正体会到学习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,而是自己的需要,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,总觉得时间不够用。”张永舵说。三年的电大生活让张永舵的视野更加开阔,在那个个体私营经济刚刚兴起的年代,张永舵心底不安分的念头开始蠢蠢欲动。
“什么?开饭店?”听见张永舵的想法,父亲却表现得很不屑一顾,“别胡思乱想,你应该安下心来好好学门手艺,将来到木器厂上班,这样才不怕没饭吃!”但是,父亲的反对没有动摇张永舵的念头,他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开一家既有特色、又有思想内涵的饭店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独创包子赚第一桶金
在母亲的支持下,张永舵终于东拼西凑了7000元钱,在威海市区古寨路建了一间仅有30多平方米的平房。1988年,这家名叫净雅饭庄的小饭店开业了。“我当时想饭店的名字一定要起好,所以特地找来一本《饭店命名书》。考虑到顾客既需要饭店干净,又需要环境优雅,才起了净雅这个名字。”张永舵笑着说,“当然,还是想让自己附庸风雅,增加点文化味。”
尽管饭店顺利开张,但创业伊始的张永舵很快遇到了第一个困难。
饭店开业头一天,只卖出了70多块钱;第二天营业额又大幅下滑,仅仅卖了30多块;第三天,惨淡的状况让张永舵雇用的厨师心里打起了退堂鼓,随后不久就离职了。这给了当时根本不会做菜的张永舵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。
“厨师事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,就是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能救自己,自己有本事后,才不会受制于别人。”张永舵说。对于一个饭店,没有厨师简直就像人体没有心脏,无计可施的张永舵不得不放弃经营炒菜业务,转而钻研比较容易上手的包子。味很浓,没有膻味,而且带有一点点的甜味。”
一时间,爱喝汤的广州人都来到张军的店里专门吃羊肉煲了。短短一个月时间,他竟然卖出了30多万元的营业额。就在他生意小有成就时,一个可以立即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突然出现了。
张军:“开张大概一个月左右,就有一个香港的餐饮集团过来,后来他们就讲,我们想出20万,把你的配方买下来,你的店呢,你的一个大排挡店,虽然不值什么钱,但是我们也出50万给你。”
突然降临的好机会,让张军有些措手不及。他算了算,这70万加上自己已赚到的30万,在一个月的时间内,自己完全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了。张军有些喜不自禁,而妻子更是赞成他赶紧卖掉配方和餐厅。
张军妻子:“生意很难说的嘛,是不是,今天好赚,明天不一定好赚,所以就跟老公商量,把这个餐厅卖出去。”
张军:“她说你几万块钱开起来的,有这个价钱也合理啊,也划算啊,你自己做,你看这个好,到时候万一不如你想的时候,怎么办,你不是白白丢了机会。”
张军还征求了谨慎的哥哥的意见。哥哥也认为能有百万家财,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。
哥哥张宪:“当时的餐厅酒楼很多都做不下去的,我们就想,我们也不懂,做这个东西再做下去,这条路能走多远呢,确实是心中没个底。”
就在大家越是赞成卖配方的时候,张军倒反而变得理智起来,他觉得这个配方不能就这么卖了。翻来覆去思考了好几天,他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。
最不满意的还是妻子,为此夫妻俩争执了将近一个月,张军最终决定自己来发展。就在那段时间,很多香港明星都来捧场。张军就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,开始为自己做宣传,他不仅拉住明星合影,还把这些合影挂在了店里的墙上。
张军:“很多人为了看明星而跑过来的,他在这里吃东西,又觉得今天可不可能碰到什么明星呀,他有这么一种期待,所以对我们店的这个知名度呀,起一个非常好的宣传作用。”
借助明星的人气,张军和他的羊肉煲很快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媒体中传开了,东南亚一带慕名来吃的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。在这三个月内,他的营业额每天都在递增,这让他自己都吃惊不小。
张军:“每天的营业额呀,一千两千地递增,从一开张做两三千的营业额,一直做倒了七八万,那个当时的情况,真是每天都是添加设备,客源越来越大。”
两年之后,就在1998年11月,张军的店里几乎天天爆满,达到了未盖新楼前营业的最高峰。也就是在那时,香港的那家餐饮公司再次找到了张军。
张军:“我们又招待了他,他说这次我明人不做暗事了,就直接开个价码,我们给你500万,把你的配方买下来。”
但是这次,500万对于张军只不过是个小数目。1998年冬天,每天排队等待用餐的人都有几百号,他的生意已经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。他还是没有卖掉羊肉煲的配方。
张军:“一个月最好的生意可以做200多万,250万的营业额,纯利润大概是140万,一个月,所以当时500万,对我们来说呢,我们的价值远远不止的。”
1999年,随着张军卖羊肉煲赚钱的事在广州本地传开后,当地的同行都开始盯紧了这块可以获取利润的市场。
那段时间,广州街头到处挂满了清补羊肉煲的招牌,餐饮业中的羊肉市场达到了空前的饱和状态。看到同行都来攻占这块市场,张军很快就在广州开了一家分店来占领地盘。但奇怪的是,同行中做羊肉褒生意的大都不到两年,又纷纷消失了。
同行吴兆鸿:“到现在来说,很多想做羊肉的企业呀,为什么他们都放弃不做呢,原因有一点差异性确实太大了。钱是有的赚,但是客人要付的,要想去吃的肯定是最正宗最好的。”
原来这个差异性就是市场上羊肉煲的味道五花八门,而张军的羊肉煲,既没膻味,又很清甜,最能迎合广州人的口味,所以残酷的市场竞争后他顽强地生存下来了。
记者:“这些就是你的配方吗?”
张军:“对,但是比例要控制好,要不然煲出来的味道就会像中药一样,很难吃的。”
记者:“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,能告诉我们吗?”
张军:“不能。告诉你你就发财了。”
从2002年至今,他每开一家分店,都将配方中最特殊的部分碾成粉末,按一定比例调配过去。现在,他已经在广州、深圳、珠海等广东省的几个大城市有了分店,他的羊肉褒也已经植根到了南方人的心目中。不要说在冬季,就是在餐饮业比较萧条的夏天,他的羊肉煲照样供不应求。
同行吴兆鸿:“在冬季某一个月,尝试一下就算了,就没有好象现在的这种风潮,就是无论夏天冬天,都想去吃的那种感觉,他就把这个风潮带动起来了。”
由于张军一年四季对活羊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,冬天宰羊时,膻味还能忍受,一旦到了夏天,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,他很快想到了一个新办法。
张军:“后来呢,我们就改了,跟有实力的,有信誉的公司签一个合约,叫他们帮我们把羊宰好,然后运过来。”
供货商:“最少每天都有1000多斤左右,最多的时候,在冬季,比如说他们最高峰的时候呢,两吨到三吨左右的量。”
张军和这个供货商从2003年时就开始达成了协议,由于运输过来的山羊都是已经宰好的,这不仅解决了卫生问题,还保证了货源的稳定。现在,张军更看好了自己羊肉煲的前景,准备将羊肉煲遍布于任何有餐饮市场的角落。
标题:实实在在包子摊主变身海鲜大鳄
地址:http://www.qshlnw.com/qqcyjm/2036.html
免责声明:全球招商加盟网是一 个集创业、加盟、连锁、商机、代理、致富、投资等海量信息的垂直媒体,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@163.com,全球招商加盟网编辑将予以删除。
上一篇:专卖店经营失败的故事
下一篇:一人经营几十万网站的高手